破解协同壁垒 2026 杭州机器人生态链配套展 展示全链配套核心方案
2026杭州机器人生态链配套展以“技术协同与全球合作”为核心,通过全产业链覆盖、国际化资源整合及多元化活动设计,构建开放共享的产业生态平台,推动机器人技术突破与商业化落地。以下从展会定位、核心亮点、产业生态构建三个维度展开分析:
一、展会定位:全产业链覆盖,抢占技术协同制高点
规模与覆盖范围
展会预计吸引全球超400家领军企业、科研机构及初创团队参展,展出面积突破2万平方米,全面覆盖机器人关键零部件(如高精度减速器、六维力传感器、AI芯片)、整机制造(工业人形机器人、家用服务机器人)、系统集成(具身智能解决方案、脑机接口技术)及应用服务(智能制造、医疗健康、物流仓储)四大核心环节。这种全链条展示模式,为行业内的企业、科研机构和从业者提供了深度交流与合作的平台,加速技术协同创新与商业化进程。地域与产业优势
杭州作为中国机器人产业核心基地,已集聚超200家相关企业,2023年机器人工业产值突破150亿元。展会依托杭州在减速器、伺服驱动、智能感知等核心部件研制环节的完整产业链,以及阿里云、有鹿机器人等具身智能先发企业的技术优势,形成“最优本体+最强大脑”的创新体系,为技术协同提供了坚实的产业基础。
二、核心亮点:全球合作与场景落地双轮驱动
国际化资源整合
国际巨头与本土新锐同台竞技:特斯拉、ABB等国际巨头与中国宇树、云深处等领军企业同台展示,全球顶尖机器人技术与应用方案现场对决,打造国际化技术交流场景。
外贸出海论坛:聚焦国际市场准入规则、全球化布局经验分享,助力企业拓展“一带一路”新兴市场及RCEP贸易便利化下的出海机遇。
国际标准对接:联合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等机构,制定人形机器人关键零部件安全规范,推动中国标准与国际接轨。
场景化应用体验
四大应用场景体验区:特设智慧城市、医疗健康、教育娱乐、公共安全四大场景,观众可近距离感受人形机器人在手术辅助、灾害救援、老年陪护等领域的创新实践。例如,强脑科技新一代智能仿生手已应用于精密加工领域,云深处机器狗的工业巡检解决方案可完成高危作业。
人机共融体验区:通过机器人弹钢琴、跳舞、医疗手术模拟等互动表演,拉近公众与前沿技术的距离,传递人机和谐共处的未来愿景。

三、产业生态构建:平台支撑与资本赋能
高能级创新平台
“一中心一联盟五平台”体系:杭州着力推进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、产业联盟及关键技术攻关、公共技术服务、训练检验中试、场景供需对接、产业金融服务平台建设,为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提供全方位服务,促进产业资源优化配置与高效利用。
顶尖科研力量支持:浙江大学、西湖大学等高校持续输出创新成果,如高性能双足人形机器人动态平衡技术、柔性机器人人机交互突破,为技术协同提供智力支持。
多元化活动设计
论坛矩阵:举办杭州人形机器人发展大会、具身智能与人形机器人融合发展峰会、核心部件安全标准闭门会等,解读政策红利,探讨技术趋势与商业化路径。
资本对接:通过技术创新与投资论坛、项目路演等活动,链接全球资本,加速技术从实验室到产业化的落地。例如,首届展会已促成多项技术合作与产业化项目签约,预计2026年将达成超50亿元产业化项目签约。
供需匹配:开设产业链供需匹配会,助力核心部件企业与整机厂商、国内企业与海外代理商精准对接,打通“国际采购-国产替代-全球分销”链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