产业链协同・技术链突破 ——2026 杭州机器人供应链配套展
2026杭州机器人技术及供应链配套展以“人形机器人赋能新型工业化”为核心,通过技术突破与产业协同的双重驱动,构建了覆盖全产业链的创新生态,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:
技术突破:前沿成果引领产业升级
核心部件国产化替代加速
绿的谐波减速器、亿纬锂能长续航电池等国产核心部件亮相,突破技术封锁。例如,某企业无刷电机能耗降低30%,助力国产替代进程。
特斯拉Optimus V3中国首展,展示26自由度灵巧手与AI思维系统,其量产成本降至2-2.5万美元,推动技术普惠化。
具身智能与AI深度融合
阿里云通义大模型方案首发,实现“AI大脑+机器人身体”的自主决策,例如在复杂环境中自主规划路径、完成精密操作。
宇树科技新一代机器人演示复杂地形行走,云深处防爆机器人展现危险环境作业能力,奇瑞墨茵机器人现场完成精准抓取,验证技术落地场景。
仿生驱动与脑机接口突破
仿生驱动技术实现毫米级精度控制,特斯拉供应链40%核心部件展示,推动机器人运动能力向人类水平靠近。
脑机接口技术探索人机交互新范式,例如通过意念控制机器人完成特定任务,为医疗康复、特殊作业提供解决方案。

产业协同:全链条生态构建竞争优势
四大展区全景呈现产业链
关键零部件专区:汇聚伺服系统、传感器、减速器等高精度部件,形成供应链协同效应。
整机制造专区:消费级与工业级机器人同台竞技,演示15公斤物料搬运、精密装配等实战能力,覆盖工业巡检、家庭服务、医疗康复等场景。
具身智能专区:集中展示AI大模型与机器人身体的融合方案,推动技术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。
应用场景专区:通过样板间形式,直观呈现机器人在工业、家庭、医疗等领域的替代人工效果,加速商业化落地。
政府与市场双轮驱动
政策支持:杭州市经信局解读专项政策,南京银行等推出科创金融服务,破解融资难题;浙江省经信厅发布浙甬场景需求清单,复刻上届6大项目签约辉煌。
资本助力:展会同期举办技术创新·投资·出海论坛,链接全球资源,推动技术、产品、资本、市场深度合作。例如,预计促成50余项合作签约,涵盖技术研发、生产制造、场景应用等关键环节。
产学研用深度融合
浙江大学、西湖大学、阿里达摩院等科研平台加持,持续输出双足人形机器人、柔性机器人等世界级成果。
杭州“一中心一联盟五平台”高能级创新体系(含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、产业联盟、关键技术攻关平台等)打通产学研转化“最后一公里”,为展会提供坚实资源支撑。
双重驱动的产业价值
技术突破推动产业升级:前沿技术成果的集中展示,加速机器人从“工具”向“智能体”进化,提升生产效率与服务质量。
产业协同构建生态壁垒:全链条生态的构建,降低企业研发与生产成本,形成“技术-产品-市场”的闭环,增强中国在全球机器人产业的竞争力。
政策与市场双轮赋能:政府政策引导与资本市场支持相结合,为技术突破与商业化落地提供双重保障,推动产业规模化应用。